到西山农家乐,一定要去一次石公山
时间:2020-04-29 18:08 频道:旅游攻略
石公山位于西山岛的东南端,三面环水,一面背倚丛岭,满山翠柏浓郁,如青螺伏水,似碧玉浮湖。山村水映,美景天成。因昔日在山下傍水处有两块奇石,形如一对老翁和老妪,称为石公、石婆,故而名为石公山。论山高,石公山微不足道,只有49.8米,却很有山势,所以有诗云:“悬崖疑欲堕,怪异由天工。”特定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景致,吸引着古今中外无数的游客。

归云洞
归云洞座北朝南,面向烟波浩瀚的太湖,遥天螟色、幻形恍惚,景致美丽动人。“朝随白云飞,暮共白云宿。千峰回斜阳,顷刻变紫绿。松顶奏笙竽,石根喧琴筑。欲知动生静,此心即虚谷。”这是明代万历进士沈琼给归云洞的写照。
一线天
一线天在石公山中部南坡。原名“风弄穿云涧”。两壁青苍,石隙成缝,狭小仅容一人上下。有阶石五十三级,取佛教“五十三参,参参见佛”之意。“一线天”三字,由苏州著名书画家谢孝思先生手书,何根金石匠镌刻。一线天通山顶。明人沈伯英《一线天》诗云:“须臾盘折出木杪,如晦而卧日方晓。人生休歌引路难,历尽崎岖见坦道。”
明月坡
明月坡是石公山东北部的一声整块的灰黑颜色的大理石板。经丈量该石板面积5600平方米。据地质学家考证:该石板偏北倾斜,坡度5度,较平缓。表面光滑如磨。板基由上晚石碳世纪船山组灰岩级成。岩石年龄距今约3亿年左右。它南高北低,倾斜入湖。古时常有文人雅士在此赏月,因名“明月坡”。清人沈彤说:“明月坡广可容数百人,月夜可箫彭其上。”
云梯
云梯在石公山东侧。一块巨石直上山顶。上有不规则的天然石蹬,状如梯子,故名云梯。清末林屋散人秦敏树《云梯》诗云:“山梯若苔迹,直上浮云端。青天亦可阶,独立愁高寒。”“云梯”摩刻,是严徵所书。

石公寺始建于何时,尚无详细资料可考,但是按照现存资料推算,至少建于明代之前。石公寺因为种种原因,曾为寺,也为庵。为此,还留下了浮玉北堂,是昔日石公寺专门接待女宾之地。显庆禅寺毁后,建有包山禅寺,为现在吴中佛教协会所在地。顺治年间,西山显庆禅寺住持进京主持顺治为董鄂妃葬礼举行的佛事活动,贡献卓越,受到顺治的赏识,遂得御书“敬佛”二字带回寺中。至今御墨亭仍然留于石公山腰。
夕光洞
夕光洞高约4米左右,面积6平方米有余。洞口朝南,顶部有两条裂隙。其中一条裂隙呈东西方向,每当太阳西下时,阳光透过树隙射到洞里,色彩浓淡有致、耀耀生辉,故名夕光洞。

